第(2/3)页 毕竟田都督、田尚书的姬妾,完全是有可能逃过毒手的。” 客人点点头:“我会跟主人说的。” 客人离开,王瞎子则去紧急联络秘密死士。 是夜,风雨甚急。 九月十四日,一早。 山西道监察御史蒋拱宸一夜好梦,醒来睁开眼,却见一封信就摆在自己枕头上,瞬间便给吓清醒了。 等拆开信看时,却是一封血书,其中内容则更为吓人。 里面列举了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五大罪状。 尤其是第一条,指控吴昌时为周延儒复相贿赂奔走,并在事成之后毒杀复社首领张溥: ‘周延儒再召,通内而贽币帛者,冯铨也;奔走而为线索者,太仓张溥、嘉兴吴昌时也。 擘划两年,纶綍始下,时为崇祯十四年之二月。六月陛见,相得甚欢,呼先生而不名。 及周延儒再相,吴昌时与张溥同为划策建功人。 淮安道上,张溥破腹,吴昌时以一剂送入九泉,忌延儒密室有两人也,其忍心如此。’ 信中还列举了吴昌时出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后,收受贿赂诸事。 而且重点点明:周延儒举荐骆养性执掌锦衣卫,并由吴昌时在两人之间居中联络。 骆养性多次通过吴昌时向周延儒进献珍宝,皆被吴昌时从中贪墨。 骆养性因此深恨吴昌时,吴昌时便抓住骆养性泄露密旨的机会,鼓动曹良直等人上书弹劾,欲致骆养性于死地。 蒋拱宸看完血书,先是震惊,继而大喜。自己早就对周延儒、吴昌时的弄权误国深恶痛绝了,也屡屡弹劾他们,可惜除了指责他们结党弄权外,也说不出他们具体做过什么恶事。 现在手里这份血书,起码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。 这就够了,反正御史可以风闻言事。 况且血书都放到了我枕头上,我这已经不是风闻了。 于是蒋拱宸急急忙忙穿好衣服,赶往都察院,当着众御史同僚的面,把血书读了一遍,并传示众人,然后再写奏本弹劾。 为什么要先把血书传示众人?因为直接自己一个人闷头写奏本的话,周延儒、吴昌时权势通天,又有内廷权贵做内应,很容易把事情压下来,甚至杀人灭口都有可能。 如果血书上所言为真,吴昌时连复社首领张溥都敢毒害,杀个把御史言官也完全不是不可能的。 但是先把血书在都察院念一遍,并传示众御史。 你周延儒、吴昌时再怎么权势熏天,总不能把都察院所有御史全杀了灭口吧。 蒋拱宸写奏本的同时,也有几个御史跟着一起挥笔疾书。 有了一人带头,几人追随,后面其他御史便全被带动起来,争先恐后地写起了奏本。 一旦成势,众人就只能随着大流一拥而上。 这是个态度问题,别人写,你不写,那你是不是想包庇吴昌时? 尤其关键的问题是,那份血书里还点明是吴昌时指使言官弹劾骆养性,欲置其于死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