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这也是为什么朱慈炤不急着跑路去汉中的原因,不在北京捞足资本,去了汉中,更难施展。 北京是天下人才聚集之地,想招揽人才、培养人望,就只能待在北京。 虽说刘邦只靠沛县那帮人才就能争夺天下,依靠州府之地,也确实能拉起来争霸班底。 但我大明自有国情在,真去汉中就藩了,那帮地方官员盯亲王盯得更紧。 导致在汉中反而比在北京还拘束。 所以朱慈炤还是乖乖向史惇请教长史人选。 史惇笑道:“浙江绍兴人祁彪佳,出身书香世家。他五代祖是进士,曾祖父是进士,父亲是进士,堂弟也是进士。 祁彪佳本人天资聪颖,二十一岁中进士,娶的是兵部尚书商周祚第三女,且伉俪情深,未纳姬妾。 祁彪佳人品贵重,关心民间疾苦,且不畏权贵,政声颇佳。 祁彪佳为了奉养老母,尽其孝道,已辞官闲居八年。 如今在家丁母忧两年有余,听说他即将入京考选。” 朱慈炤点点头:“我听说过他,他执意不肯纳妾,要与妻子一生一世一双人,确实让人敬佩。 反正我是做不到他这样。他辞官前居何职?” “苏松巡按。” “行,那等他入京,我再跟吴昌时谈谈吧。那还差一个长史呢?” 史惇笑道:“臣以为长史之位要空着一个,以便将来有大才投靠,殿下拉拢人用。” 朱慈炤连连点头:“有理,有理。” 两人越说越起劲,聊了足足一下午。 …… 晚间,南京城。 落魄书生毛万龄、毛奇龄兄弟正在街上一边走着,一边谈论时政。 忽的,两大队官兵迎面撞过来,粗鲁地推搡着行人,把中间道路拦了起来。 毛奇龄没有防备,被官兵推搡倒地。好容易被兄长扶起来,很快又被挤到路边,进退不得。 毛奇龄怒了:“光天化日之下,官兵怎么敢如何嚣张,便是总督巡抚出行,都没有这么大排场吧。” 毛万龄左右张望一番,然后答道:“什么光天化日,现在是晚上。 这官兵队伍一眼望不到头,怕是左右两队,每队都有上千人。 我猜不是文官出行,应该是哪个公侯安排官兵净街了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