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独特的念白式唱法让观众心生疑惑的同时,也注意到了独特的舞台设计。 看似是同一个舞台,二位演唱者所处的场景却被灯光巧妙地分开。 母亲罗芸的背后是温暖的客厅。 而女儿邓子琪则坐在高铁座位上。 一个动作拘谨,另一个则侧身望着窗外的风景,克制又疏离。 巧妙的场景表达,一下就将母女二人的距离给拉开了。 罗芳的歌声略带沙哑。 即使是高音也采用了气声弱唱的方式,将母亲那种无法言表的隐忍给唱了出来。 “孩子会穿过大雨。” “去懂人间的道理。” “我只能唠叨因为我已帮不上你了。” 微妙的颤音让人立刻读懂了她内心的纠结。 孩子长大了,母亲的爱却越来越难以表达出口。 罗芸则将一位普通母亲的内心独白剖析了出来。 紧接着,清亮的少女音色,带着邓子琪唱歌独有的音质,将年轻一辈的心声娓娓道来。 “妈妈会留在童年。” “给我打很多电话。” “说院子的花开了。” “我先挂了地铁上。” 毫无疑问。 她们都是压抑的、脆弱的。 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向对方伸出触须。 龙国家庭的含蓄与隐忍,让“表达爱”成了一件羞耻的事。 可就是这样的独白。 让女儿听到了母亲的心声,让母亲得以走进孩子的世界。 二人同时站了起来,迈着小心翼翼的步子走向对方。 “妈妈:早上吃饭了吗?按时睡觉了吗?” “原谅我只懂这样参与你生活。” “女儿:可我都没做得到所以不说话。“ “妈妈:吃饭了吗?” “女儿:不想对你撒谎啊又怕你难过。” 母亲惯用的唠叨大法居然以一种演唱的形式被呈现了出来。 这还是破天荒地头一回! ... 这段深情的演唱立刻唤醒了观众对母亲的回忆。 “太真实了,我妈每天只会问我吃没吃饭!” “我跟我妈说老板抠门,说同事背刺,我妈永远只有三句话:吃早饭了吗?吃中饭了吗?吃晚饭了吗!” “哈哈哈,叶寒是不是也有个很爱唠叨的妈妈,不然怎么能写得那么生动?!(徐婉柔:我不是,我没有)” 母亲的轻柔呢喃。女儿的直率表达。 一弱一强,形成了巧妙的回应加共鸣的效果。 像她们终于肯对彼此敞开心扉。 罗芸与邓子琪母女二人面对面站着,都同时一怔。 女儿从小就独立要强,除了物质上的支持,他们做父母的很少干涉她的决策,以至于跟蜂鸟解约这么大的消息都没能第一时间得知。 印象中永远明艳美丽的母亲好像也不再年轻,让邓子琪忍不住想抬手抚平她眉间的褶皱,这两年,自己是不是回家太少了呢? 邓子琪轻轻拉住了母亲的手。 她们对彼此微微一笑,唱出了这首歌的第一句合唱。 “匆匆挂了电话后—— 发现我是那么地想念你啊!” 母亲的声线低沉稳重,拥有大地般宽广的胸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