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钟初生耸耸肩,竟然笑了:“又有什么关系,我是未成年,又判不了刑,最多去少管所待两年,还不用读书,挺好的!” “你他妈!” 有人捏紧拳头,恨不得直接揍到他脸上,却被同事眼疾手快地拦住。 “为这种人,不值得。” 他们要为身上穿的制服负责! 人如其名,真畜生! 多份报道中都提到了模糊的犯罪事实。 犯罪嫌疑人有五个,均为未成年,年纪最大的十五,最小的十二,有的是钟小光同村,有的是同校。 从初中开始,钟小光就遭受了钟初生带头的长期霸凌,经常被“索要”生活费、买烟钱,动辄打骂,羞辱。 这次犯罪也是有预谋的行动。 他们提前做好了部署,五个未成年嫌疑人分工合作,最终痛下杀手。 比起一般的刑事犯罪,让人心惊的是这次恶性犯罪的低龄化。 由于未成年人司法原则的“教育为主,惩罚为辅”,他们甚至不会得到应有的惩处。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,钟初生才会如此有恃无恐。 与此同时,“校园霸凌”的议题再次被翻出来,关注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 被霸凌者,多为性格内向,胆小温顺的学生。 其中,留守儿童的占比极高。 难道不善言辞是他们的错吗? 难道被欺负的时候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? 被霸凌跟性别、成绩、长相,都没有关系! 没有逻辑可寻,更没有所谓的“一个巴掌拍不响”! 真正作恶的另有其人! 可惜, 现实往往是霸凌者逍遥,被霸凌者一生阴影。 只有多年后,他们才敢在网上轻飘飘地诉说自己曾经的痛苦。 “桌子上抹胶水,书包扔垃圾堆,衣柜里扔死耗子,不知道我当年是怎么熬过来的。” “以前,班上小太妹造我谣,全班孤立我,背后被贴脏话,父母在外务工,爷爷奶奶年纪大了,又能跟谁说?” “今天晚上看了很久的新闻,哭了很久,我只想说四个字:砂人尝命!” “...” “叶寒,叶寒?” 邓子琪叫了叶寒好几声,他才如梦初醒。 “想什么呢?快关灯啦!你明天不是还要去公司嘛?” 邓子琪往他所在的方向贴了贴。 却发现叶寒的体温格外的低,心间不免一跳。 晚上回来后,叶寒的状态就很反常,一直翻来覆去地看关于钟小光的报道。 像是心里藏着什么事一样。 “你不想说就不说啦,难受一定要告诉我哦!” 虽然不知道叶寒怎么了,可邓子琪还是不自觉抱紧了他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