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路宽在简单总结后陆续抛出重磅: “经过了这四年的发展,对于泛亚电影学院的未来发展,我想向大家通报一些改革和措施,包括我本人的工作安排。” 台下除了刘伊妃外全都屏气凝神,因为这对于现场很多人而言,都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。 毕竟学院第二届的招生到现在迟迟没有开始,应当是跟今天要公布的事项有关了。 “我们第二届亚影的招生即将开始,在学制上没有太大区别,导师阵容会有微调,另外会增加一个动画电影专业,学院会和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达成合作,欢迎有意向的动画电影导演报考。” “另外,待会我要作为校长给六位毕业生拨穗,其中有一位毕业生其实还没有提交毕设。” “也许大家在外面也关注到了,就是郭帆同学。”路老板笑道:“这也导致了他前天晚上在给自己写评语的时候绞尽脑汁,不知道要怎么给自己脸上贴金才好,于是写出了三流大学生的简历水平。” “哈哈哈!”台下一阵哄笑,不过赛博妲己不忧反喜,他自然是知道接下来的剧情的,这也是大老板的一种给自己的宣传。 因为即将立项的电影。 路宽笑道:“我必须替他做出解释,并不是郭帆不优秀,也不是学员苛待他,而是我个人要求他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磨一部精彩的电影。” 他顿了顿笑道:“现在很多媒体和报纸都讲今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,不但有《阿凡达》带来的产业革命,也有《球闪》这样的孜孜不倦的追赶者。” “问界也响应国家《电影促进法》的号召,决定把这个电影重工业的追赶步伐再加快,我们将在2010年同时立项两部科幻电影,总投资超过6亿人民币,分别是……” 还没等他公布具体的电影项目,台下已经一片哗然了。 “分别是宁皓的改编自刘慈心作品的《乡村教师》,以及郭帆导演执导的《流浪地球》。” “啪啪啪!”几声突兀的鼓掌带动起了一阵浪潮,为首的赛博妲己甚至站起身来,面带崇敬、感激、激动之色。 “一点都不像演的,这家伙行!”台下的张义山悄咪咪地跟杨紫咬耳朵,后者已经被惊呆了,6亿啊,哪怕是平均下来《流浪地球》也得3、4个亿吧? 宁皓的电影一般都是问界和吾悦内部消化,《流浪地球》外人倒还是可能有些机会的,说实话因为《球闪》的原因她还真看过,里面有个韩朵朵的角色…… 抱着同样心情的还有在场的其他北电系女演员,除了刘伊妃。 路老板待掌声平息了一些,继续道:“刚刚还提到我本人的工作安排,包括我本人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,除了准备新电影的剧本之外,也会承担更多的亚影的教学任务。” 在艺术界,行业巨擘回归校园是一种常态,大师更是如此。 马丁·斯科塞斯数十年来在纽约大学蒂施艺术学院的持续任教,不仅深刻影响了包括斯派克·李、奥利弗·斯通在内的一代代电影人,其本人也通过教学相长,不断梳理和升华其作者美学与制片体系。 同样,李安在纽约大学、弗朗西斯·科波拉在UCLA的客座授课,都非简单的“荣归故里”。 但台下爆发的似乎止不住的议论和鼓噪,却要比前面的亚影增设动画电影项目、中国科幻电影元年,以及问界两部最新的电影立项的消息更加令人疯狂! 特别是台下准备报考这一届泛亚电影学院的导演们,他们眼神仿佛能吃人! 这一条比前面说的所有话都要重要无数倍啊! 其中也包括2009年北电摄影进修班毕业生忻钰坤; 2005年北电导演系毕业生申奥; 已经和老爹张一谋通过气,决定自主报考的2009年纽大导演系研究生张沫; 还有一个已经求过老爹但是无果的,2010年北电导演系硕士韩家女。 小韩决定再跟老爹唠叨唠叨,哪怕是进不去亚影,能跟着路老板混一混也是好的啊! 她扫了眼台下刚刚不要脸到站起身鼓掌的郭帆,他行我也行!拍马屁谁不会啊! 特别是这位这回要亲自去上课了,还自承这段时间会把重心偏移到亚影的课堂,这踏马是正儿八经的大师课啊! 时至今日,虽然这个“电影大师”的名头还没有正式在全球范围内确立在路老板的头上,但已经不乏一些崇拜他的年轻人早就如此认为了。 台下除了导演和北电自家的粉丝们,最开心的就要数记者了,只不过他们没想到后面还有大鱼! “好,上面算是两个给我们泛亚电影学院打的小广告,再一次欢迎全球的青年导演报考,详情请关注官网。” 路老板顿了顿,在台上稍微走动了几步。 也怪不得今天没有领导发言,他要宣布的事情的确有些多,而且每一条都对中国电影、亚洲电影业有核心影响力。 “最后,作为北平电影节的副主席,今天我受领导委托,很荣幸地宣布学院和北平电影节正式将正式达成合作,从2011年的第一届北平电影节开始,向电影节输送专业的评委力量。” 台下一片哗然,什么叫“输送专业的评委力量”? 不就是泛亚电影学院,将“把持”北平电影节的评审标准吗? 正如此前媒体鼓噪的他这个“财阀”和“学阀”的双重身份一样,这位内地电影的扛旗者,终于要对国内的电影评价体系下手了! “因此北平电影节将会是全世界最特殊的电影节——” “我们将同时设置竞赛和非竞赛单元,非竞赛单元接受全世界的多元化电影投稿,不设置任何首映要求,大力推进商业电影的展映和购片成交。” “但竞赛单元只针对华语电影,并且要求亚洲首映!” 这回又轮到记者们的鼓噪不停了,这是要针对谁?还用说吗?! 那匹马,就是你! “我们致力于通过泛亚电影学院的专业力量,为华语电影建立一套公正、透明、立足于电影艺术本体的评价体系。这套体系将基于电影本体语言、工业完成度与文化表达深度,而非其他非艺术因素。” 他并没有直接点明,但“而非其他非艺术因素”这几个字落下时,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心领神会的轻笑和掌声。 大家都记得此前的“蒋经国二打金马”,看来是要第三打了,并且是极其致命的一打! 很显然,要求了亚洲首映的北平国际电影节,只要是在运作上超过金马,这就是彻头彻尾的釜底抽薪式的抢生意啊? 而论及电影节的含金量,要么能给导演名,也就是国际大咖和普遍观众的认可; 要么能给导演利,也即能在这个电影节成功卖片,只要来了再出去就能身价大增。 如果现在是旁人来说这个“大话”,金马也许会不屑一顾,但现在是亚洲的文化航母巨舰问界来说这个话、亚洲地区唯一能和詹姆斯·卡梅隆在票房号召力上叫板的路老板来说这个话? 况且,路宽相比于卡梅隆来说,资本和资源的深厚程度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,这才是最叫听到这个消息的金马感到忌惮的地方。 万一真的叫北平电影节做起来,它们还怎么通过金马来向北边输送岛上明星和彰显正智诉求?(576章) 其实被殃及池鱼的还有金像和魔都电影节,但对于北平市府的领导来说,对于更高一层的决策者而言,这都不是影响考虑的因素。 这里是帝都!我们在提升帝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,分不清大小王是吧? 路老板上台简简单单抛出的一个消息,已经有些石破天惊的意思了。 他缓了缓,给了众人几秒钟的消化时间才继续道: “关于北平电影节的更多消息,包括具体的2011年的举办时间、选片要求等等,请大家关注官方消息,今天不再喧宾夺主,我只讲和泛亚电影学院有关的内容事项。” 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泛亚电影学院会通过全额出资成立的青年电影基金会,在北平电影节设置奖项,我们会邀请今天在场的、和社会上很多青年导演参与短片的投稿,入围和评奖后将给予长片的拍摄资金与培训机会。” 之所以设置比赛要求是短片,是通常这一类导演都没有什么拍长片的机会,本就是为了扶持和选材; 而这个完全由问界出钱的奖项也设置在北平电影节,则完全是给市府面子,给刚刚创办的电影节继续引流了,也是题中应有之义。 路老板平静的面色突然有些欢欣起来:“同时,我也荣幸地告知大家,这个用以扶持青年导演创作的基金会,我们征得了徐大雯女士的许可,将正式、永久地命名为——” “谢进荣誉奖。” 这是国际影坛表达最高敬意的经典方式,如“戈达尔荣誉”,有着终身成就奖一样的简练和庄重。 路宽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,带着一种近乎庄严的语调,全场也随之肃静。 “再过两天,就是谢进导演逝世两周年的忌辰。” 他略微停顿,让这个日子所承载的重量,沉甸甸地压在每个聆听者的心头。 “此刻站在这里,我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激与敬仰。不仅仅是我个人,我相信,我们整个中国电影界,都应对谢进导演怀有这份崇高的敬意。他不仅用《女篮五号》、《红色娘子军》、《芙蓉镇》、《鸦片战争》等不朽作品,为我们树立了艺术的丰碑,他更用他的一生,诠释了何为电影人的责任、风骨与担当。”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,仿佛在与每一位电影人对话。 “今天,我们在这里为《球状闪电》的全球票房欣喜,为《太平书》引发的文化热潮自豪。似乎,我们这一代电影人,凭借一些新技术、新方法,终于触摸到了一点世界的脉搏,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。” 路宽缓缓摇头,语气诚恳:“但我要说,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任何风景,哪怕只是一丝微光,都是站在像谢进导演这样的前辈肩膀上。我们所走的每一步,都受惠于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电影人,在那个物质匮乏、条件艰苦的年代,用他们的生命、热血和艺术理想,为我们点燃的火炬,开辟的道路。” 他微微前倾身体,仿佛要分享一个珍藏心底的秘密,声音里带着深刻的追忆: “2008年北平奥运会开幕式圆满成功之后,我和谢导有一次简短的交谈。彼时,举国上下都洋溢着一股磅礴的民族激情,谢导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颤抖,他对我说——” 路宽清晰地、一字一顿地复述着,仿佛那些话语至今仍在耳边回响: “任何国家、任何时代,都要为自己的民族塑造形象。如果20世纪中国电影还没有美好的形象留下来,并且被全世界都能接受的话,那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就没有尽到责任。” “关于这个责任,因为各种不再赘述的原因,谢进导演失约了,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够在21世纪继续努力为之奋斗。” 讲到这里,路宽停顿了片刻,目光更加坚定有力: “这句话就像一座灯塔,也像一条鞭子。在《球状闪电》每一个为技术细节绞尽脑汁的深夜,在《太平书》每一次关于如何呈现华夏美学气韵的激烈争论中,谢导的这句话总在我脑海中盘旋。” “它时刻提醒我们,无论技术如何炫目,市场如何喧嚣,工业体系如何庞大,其最核心、最根本的使命,始终未曾改变——那就是深刻刻录我们民族的灵魂,真诚传递东方的智慧与美感。” “正因如此。”他抬高声调,充满了决断的力量,“我们怀着最虔诚的心情,决定将这个旨在扶持新一代电影人的最高荣誉,永久性地命名为‘谢进荣誉奖’。” “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,更是一种承诺,一种精神接力。我们设立此奖最大的期盼,就是让谢进导演那份‘为民族塑像’的崇高理想与赤子之心,那份对家国民族的深沉大爱,对电影艺术的极致追求,对历史负责的庄严使命感,能够穿越时空,在新一代中国电影人的血脉中流淌不息,薪火相传。” “愿这份荣誉能激励青年才俊在艺术上勇攀高峰,更能提醒每一位中国电影人勿忘初心,将我们的镜头,始终对准这片土地上最真实、最深刻、最动人的生命故事。” “用电影这门世界语言,向全人类展现一个立体、丰富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现代中国。这或许是我们对谢进导演最好的纪念,也是中国电影走向未来的根本力量所在。” 路宽的话音在肃穆的空气中回荡,最后一个音节落下,全场陷入了片刻的、近乎凝重的寂静 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北电校长张惠军,没有任何预兆地缓缓站起身,随即转过身面向全场,郑重鼓掌。 沉稳、有力、毫不急促的掌声在寂静的大厅里清晰地响起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一颗石子。 刹那间,第一排的领导、嘉宾,第二排的荣誉校友、泛亚毕业生,后排的师生、媒体记者……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,全场近千人齐刷刷地站起身来! 掌声如同积蓄了太久力量的洪流轰然爆发,瞬间冲破了所有的肃穆与克制,化作一片持续不息、震耳欲聋的声浪。 这掌声是对谢进导演的深切缅怀,是对“为民族塑像”这一崇高使命的集体宣誓,也是对路宽所描绘的蓝图的强烈呼应。 闪光灯再次疯狂闪烁,不再是追逐明星的猎奇,而是记录中国电影行业历史的庄重。 记者区的笔尖在速记本上飞快地划动,不止一位资深记者在本子上写下了类似这样的句子: “2010年9月9日,北平电影学院。路宽以一场典礼,完成了从市场征服者到行业塑魂者的关键转身。” “他今日祭出的组合拳:以‘泛亚’体系培养工业化人才,以‘谢进荣誉’重塑评价标准与精神灯塔,以‘北平电影节’争夺行业话语权,以重磅科幻项目持续驱动工业升级的四重布局,清晰地勾勒出一条超越个人成功的、系统性的产业革新路径。” “他正运用其无人能及的资本实力、已达巅峰的创作声望、日益稳固的官方信任以及初现雏形的国际网络,试图从根本上重构中国电影甚至是文化产业的生态。” “其核心不再是生产一两部爆款,而是建立一套能够持续产出优质内容、并能将其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产业体系。” “更有象征意义的是,今日正值老人家逝世三十四周年的纪念日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路宽以‘为民族塑像’致敬前辈,以体系化建设回应‘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’的宏大叙事。此举无疑为这场本已分量沉重的典礼,增添了又一重深远的历史隐喻。” “可以预见的是,无论前路几何,2010年9月9日,必将成为中国电影试图从‘野蛮生长’迈向‘体系建构’的关键分水岭。” “他,正在书写中国电影的历史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