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科举-《大明:不装了,我就是皇长孙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元朝不管是上位者,还是小官小吏,目的只有一个。
    那就是捞银子。
    捞银子!
    还是捞银子!
    以至于好端端的神州大地,硬是被这群败类,搞得民不聊生,乌烟瘴气。
    直至朱元璋举起了大旗,一鼓作气,打下了汉人江山,创立了大明。
    痛定思痛之下,准备恢复科举制度,结果却发现,泱泱神州,竟然连个童生都找不到。
    至于更高级别的秀才跟举人,那就想都别想了。
    无奈之下,朱元璋只能在官员选拔上,倒退回了汉朝的察举证辟制度,简而言之,就是你想当官,有且只有一个途径,上面有人,上面的人给你举荐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
    无奈至极的朱元璋,因此从建立大明开始,就在准备着恢复科举制度,以府县为基准,修建大量书院,准备选拔秀才或者举人。
    但因为大明刚刚建立,读书种子实在是稀罕物,有时候一个举人,甚至监舍,都能成为一地之府了。
    洪武年间的秀才,那都是人才!
    后期的大明,就是进士,你能混个七品县令,都算是烧高香了。
    因此,朱元璋动了恢复科举的念头,到现在终于举办了第一次科举,基本上就是从零开始的。
    经过了十来年的苦心谋划,这一切,都是为了明日的揭榜!
    这种大事,朝廷上下,没有不激动人心的。
    “明日揭榜,如此大事,你们不如随朕微服私访好了,咱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一下,中榜的人,如何开心,各位意下如何?”
    朱元璋也是难掩兴奋之色,当即提议到。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,表示同意。
    陛下都说到这份上了,不去岂不是不给面子?
    你不给陛下面子,那陛下就可能不给你脑子了!
    何况这第一次科举,在场的人可是都有参与的,能亲眼看着那些鱼跃龙门的寒窗学子,自然是极有成就感的事情。
    ......“重八,你明日准备带谁去现场看揭榜啊?”
    众人退下后,马皇后这才冲屏风后面重新走了出来。
    方才众人面见朱元璋,马皇后便去了屏风后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