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三章 议政-《戮皇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赵凌不在,议政的重任便落在了这位新任太傅的肩上。

    这些年来,萧候爷在朝中只手遮天,皇党的朝臣不是被罢免驱逐,就是被排挤身亡。

    原来为首的皇党武将是纪大将军,而文官则是宋庭,蒋正等人。如今纪大将军已死,皇党的势力愈加衰弱,只有一些不畏权贵,宁折不屈的老臣子还在效忠朝廷,效忠王室。

    对于明柏这个年纪轻轻就被提拔为太傅的人,老臣子们大多是抱有怀疑的态度。

    文英阁,是众臣议政的地方,今日新来的太傅初次来到,不多时,便见许多皇党的老臣子们开始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“黄河大水刚刚过去没多久,西北又正值大旱,我们是否应当开仓赈灾?”

    “民为国之本,开仓放粮确实不错,但长此以往不是办法,况且刚刚给边陲发了粮饷,国库空虚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我们就不管那些百姓了吗?”

    “唉,如今赋税混乱,私茶盛行,再加上各地官员中饱私囊,联合各处商户富贾囤积居奇,我等实在爱莫能助啊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西北那边已经有了暴民造反?”

    “何止西北,广东,南海的百姓均因苛政赋税苦不堪言,上山落草为寇的比比皆是,甚至都出现了暴民组成的义军乱党。”

    “再这样下去,难不成我们眼看着天下大乱吗?”

    “唉。”众人唉声叹气。

    明柏静静的听着他们讨论,直到他们全都说完了,才缓缓开口,“诸位大人不必如此灰心,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。”

    “太傅不了解如今形势,当然说的轻松。”众人对明柏都没有报太大的希望,大势所趋,非一日而成,也非一人能阻挡。

    “明柏虽然初入朝廷,但也这些日子看过各地来的奏折和户部账簿,对时势也略有了解。百姓作乱全因地方政府苛待,一切的苛捐杂税并无明文教条,再加上地方官员贪赃枉法,中饱私囊,才招致祸端。上到朝廷一品大员,下到一个守城士兵,县里衙役,全都在贪。从知县到知府再到知州,巡抚,巡按,侍郎,尚书,形成一层层畸形又可怕的利益链条,却牢不可破。追根溯底,便是法治不严,律令形同虚设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了这话,拒皆一惊,谁也没想到明柏居然对朝中和地方形势如此的了如指掌。更想不到短短时间,明柏将奏折和户部近年来的账簿全都看完了,而且还了解的如此透彻。

    “那不知太傅有何良策?”这时,宋庭等人对明柏已经不敢再轻视。

    “推行新政。”明柏说了四个字。

    “新政?”

    “暴民作乱为外患,朝政混乱为内忧,一切先安内而后攘外。重新制定国策,重整税收,此为其一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应重农抑商,鼓励百姓耕织,特别是垦荒。若是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,可免除劳役和赋税。”

    “其三,民间私茶泛滥,需法令先行而民方得守,适时自首者,轻恕。若有违者,立斩。”

    “其四,制定市易法,避免商户趁火打劫,哄抬粮食,谷物,以及一切日常必需品的市价。”

    “其五,推行取士,不及出身,门第,惟才是举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